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自治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及要求,根据对全市经济社会主要领域发展趋势的梳理和研究,并充分考虑发展实际,建议2021年主要预期指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
——节能节水减排指标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优化重点企业跟踪监测和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好用地、用工、物流等实际困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两新一重”、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18项,力争完成投资550亿元左右,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债券额度。统筹抓好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力争鄂榆延高铁鄂榆段开工,探索推进呼包鄂榆快速铁路交通圈建设,加快鄂托克前旗至上海庙等一批干线铁路建设,完善铁路区域集疏运系统。开工建设纳日松至龙口高速,建成添漫梁至越家壕、公其日嘎至乌兰镇等公路。开工建设鄂托克旗、乌审旗通用机场。推进油气储备设施和管道互联互通建设,系统布局5G基站、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型基础设施。
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系统增强我市经济发展源动力。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鼓励汽车消费升级,推广新能源汽车,深度挖掘二手车交易等汽车后市场潜力。促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四季旅游,提升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平台经济,培育壮大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坚持煤电油气风光氢储并举、延链补链融链强链并进、提质增效节能降耗并行,围绕打造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以能耗双控、碳排放达峰要求倒逼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供给,加快煤矿手续办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力争纳林才登矿区总体规划和环评获批。推进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点建设,开工建设上海庙至山东电力外送通道配套新能源基地,建成汇能长滩、珠江朱家坪电厂。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探索推广“风光储同场”“源网荷储一体化”,大力推进“绿氢”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发展先进储能产业,加快建设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引领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全产业链,建设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争取设立碳排放交易中心,探索开展用能权交易。
推动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向煤基精细化学品、煤基新材料及材料终端应用延伸,加快宝丰煤制烯烃、久泰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默锐高端化学品、恒星有机硅聚合物、东富新能源材料等煤基新材料项目建成达产。推动粉煤灰、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清洁化综合利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精准对接国家重大建设规划,大力引进产业链缺失、升级项目,吸引东部地区外迁产业向我市整体转移、协同转移。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联动,围绕龙头企业构建“一企一链”集群模式,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军民融合、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依托能源化工产业配套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业。布局发展新型碳材料、光电材料、储能材料、高端铝合金等前沿新材料产业,加快锂电池、石墨电极、氢储装备等产业化应用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和新材料基地。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积极推进智慧能源综合平台建设,实施一批5G+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矿山、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发展智慧农牧业、智慧服务业等数字化融合新业态。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加快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度参与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现代能源经济研究院、荒漠化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支持引导驻地央企率先建设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的新支点。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安排科技经费11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1.2%以上。推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质进位”,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双创示范基地、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举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相关活动。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四)着力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2.8万亩,创建市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4个,逐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实施农畜产品公用品牌创建三年行动,创建1个市级多品类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6个产业强镇、20个“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年内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稳定在340家左右,产业化联合体稳定在60家左右,创建农牧民示范合作社不少于30家、示范家庭农牧场不少于50个。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抓好农村牧区水、电、路、气、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牧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巩固提升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重点抓好改厕、污水垃圾处理和种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统筹抓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确保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推进消费扶贫行动,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稳步提高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带动农牧民稳定增收。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提升旗府所在地和重点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完善苏木乡镇衔接城乡功能,构建多层级联动、多节点带动的城乡协调发展新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高质量打造城市生态系统,推动园林绿化向园林艺术转变,建设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适度扩大康巴什区商品房供给,积极发展政策性租赁房,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299套、老旧小区改造72个,持续解决好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布局5G基站1000个以上,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治理水平。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加快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做好涉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证(照)通”“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争“一网通办”事项达到90%以上。提升审批效率,优化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审批、容缺受理审批,力争工业园区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时限降到30个工作日以内,我市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压缩至30日、环境影响报告表压缩至15日。加强中介服务市场监管和评估评价,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建立营商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跟踪监测18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实现随时测评、随时调度、随时督导推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增强重大任务和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完善综合执法机制,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各行业严重失信主体认定标准和程序,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提高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效率。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务实合作,主动融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和呼包鄂乌协同发展,加强项目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构建互助互利的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机制。提升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建设水平,发展壮大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产业。依托鄂尔多斯国际航空口岸、空港内陆港等平台,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空港经济、飞地经济、临空经济,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构筑生态空间新格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编制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加强规划引领和红线约束,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进一步保护生态空间。加快重点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大力发展零碳经济、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碳补集、封存与利用联合示范应用。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力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强化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和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全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逐步压减高耗能行业用电负荷。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草原生态修复、天然林资源保护、黄河生态带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毛乌素、库布其防沙治沙经验,建设黄河“几”字弯国家公园,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着力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面推广采煤沉陷区和露天煤矿复垦区“风光储同场+生态修复+现代农牧业+乡村振兴”模式,全年新建自治区级以上绿色矿山50座。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强化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抓好棋盘井蒙西等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进黄河干支流综合治理,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摸底调查和综合整治,分类开展入黄排放口取缔、整治工作。巩固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重点开展乌兰木伦河、十大孔兑、黄甫川、孤山川等黄河支流水环境治理工程。制定出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政策,力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55%以上、规范化贮存和处置率达到100%。
(七)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青年见习计划,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返乡农牧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和创业服务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持续做好失业动态监测预警,预防大规模失业风险。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优抚对象等帮扶救助力度,保障好群众的基本生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提升孤儿、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水平。
大力发展教育体育事业。统筹推进各项教育建设工程,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基础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一本三专”校园校舍维修提升工程、35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优质发展,编制《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推进自治区产教融合试点建设。认真做好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工作,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智能化体育公园建设,推动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和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精心策划好建党100周年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千场惠民演出、百场调演展演”活动。高标准、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实施健康鄂尔多斯行动。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防护,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强化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加快公立医院改扩建,实施市中心医院东胜部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市二医院改扩建、市四医院发热门诊楼、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扩建等项目。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全市适龄妇女“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提档升级。
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落实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化解责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综合机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行“网格化+网格员”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